https://www.sohu.com/a/749846247_583972?scm=1102.xchannel:950:100002.0.1.0~9010.8000.0.0.6360&spm=smpc.channel_230.block3_34_IPOKhF_1_focus.1.1704550659425Qf4VR1Z_339
多说一句都得完,写这番很冒险
[font="]2024-01-05 20:26
发布于:广东省
少女在楼梯不慎失足,手中雨伞滑落,如长针般锋利的伞尖闪着刺目的光,一剑封喉。
红晕染了洁白的伞,颤抖,抽搐,死寂......
男人在讲台上拿出菜刀朝向自己,抵抗、挣扎,刺入。
在死亡的边缘晃动,深入,拔出,喷射,窒息......(抱歉此处不敢多放截图)
(以上动图经过减帧处理)
血腥残暴的片子不少,但能成为众多人童年阴影的只有寥寥几部。
如果你看过,应该回忆起了当初被这部动画支配的恐惧。
如果你没看过,那么恭喜,“成年阴影番”即将到来。
本花忠告:本番适宜深夜于温暖的被窝中独自观看,体验极佳
(正确观影顺序:0集放最后)
01
《Another》死亡LIVE进行时
是童年阴影也是经典佳作
夜晚,医院电梯内,少女拿着一个玩偶去往地下2层。
“地下2层是太平间”
“有东西要送,我可怜的半身在那里”
这是男女主的第一次见面。
登场之初这个女主就给人一种神秘的压迫感。带着眼罩的少女,性格沉默寡言,声音细腻微妙,与阴郁悬疑的氛围无比契合。
男主在新转学的班级又遇见了她,但班上所有人都对她的行为毫无反应,仿若她是个“不存在的人”。
动画前三集一直围绕着这个悬疑点展开,而这一切的缘由还得从这个班的“灾厄”开始说起。
26年前3年3班一位受欢迎的学生夜见山岬(Misaki)意外死亡,死因众说纷纭,不愿意接受的老师和同学一直在班级生活中保留着他的位置,制造他还活着的假象。
“看,那个人就在那里,好好坐着呢”。
谁知不该出现的人在毕业照中真的出现了,脸色苍白,带着死气。
自那之后,每隔几年班内的桌椅都会无故缺少一套,据说是一位已故之人出现在了班里,这个多余之人被称为“死者”,任何关于“死者”过往的记忆和记录都会被无端篡改,而“死者”本身对这种情况并不自知。
伴随这种【现象】而来的就是“灾厄”,几乎每月都会有人因各种“意外”死亡,波及的对象除了3年3班的老师、学生,还包括他们2代以内的直系亲属。
无论是将3班改成C班还是拆分成两个班“灾厄”都会发生,如果取消3班,“灾厄”则会蔓延到全年级。因此,桌椅数量成为了判断“灾厄”年的依据。而男主榊原恒一的突然转校让所有人都提高了警惕。
为了应对“灾厄”班级成立了对策小组,但以往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这一年仿佛都失去了作用。
女班长跌落楼梯死状惨烈,班主任上演自杀直播,同学的姐姐因电梯坠落而死,哥哥在家中被工程车撞死,逃离小镇的人则全家掉下山崖。
惨剧没被制止,灾厄愈加猛烈,死亡不断上演。
《Another》(替身)中直白的吓人元素其实很少,它并不是一惊一乍的恐怖路线,而是日常中无处不在的隐隐的不安。
在阴郁的氛围下,随着不知何时突然降临的死亡现场直播,观者的心里防线会一步步走向崩塌。这种从心里生根让人脊背发凉的恐怖可能是它被放在深夜凌晨1点播出的原因,甚至在2015年被列入了网络动漫产品“黑名单”。
但这并不影响《Another》在成为众多人童年阴影的同时也成为了他们心目中恐怖悬疑的经典之作。
娴熟的叙述轨迹,节奏极佳的分镜,氛围极强的阴效,不断推进的悬念都是观众津津乐道之处。而且从它小说+漫画+动画+电影这一套12年前的顶配待遇来看,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02
鬼故事夫妻档
恐怖&悬念的天花板
《Another》是日本推理作家绫辻行人于2006年开始连载的长篇小说,一经出版就在“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和第十届本格推理大奖榜上有名。
说起恐怖悬疑类作品,在二次元内大家更熟知的可能是他的妻子小野不由美,她的《尸鬼》和《十二国记》都是圈内高质量的佳作。
《尸鬼》
但作为新本格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作家,绫辻行人在文坛的成就更为瞩目,凭借《馆系列》被评价为“稍微比岛田庄司差一点的杰出推理作家”。1987年凭借《十角馆事件》角逐江户川乱步将而步入文坛,这一年也被称为新本格推理元年。
《十角馆事件》
在岛田庄司提出的新本格推理的七大定律中,“血腥的惨剧”和“意外的凶手”可以说是《Another》的精髓之二。这都得力于绫辻行人对“叙述性诡计”炉火纯青的运用。
因此难以自洽的逻辑成了大多批判声音的重点。此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超自然现象。
动画中隐约给出了超自然死亡的解释:1972年3班纪念“死者”的行为可能相当于一种召唤的仪式。将3班变成招入“死者”的场所,“灾厄”是因为亡者回到现世带来的次生灾害,而“死者”本身也无法避免。
对于“灾厄”这种类似诅咒的超自然现象,其本身就是超脱逻辑的存在,因此在这方面对逻辑的要求相对宽容。
其二,现实世界。
对于超自然现象下的现实世界,逻辑可能就需要完整的自洽,在这一点上,《Another》做的并不太如意。
比如女主见崎鸣那只可以分辨死者的义眼就成了本作最大的BUG,仿佛机械降神般的存在让众多观众一头雾水。在这一方面《尸鬼》和《寒蝉鸣泣》就要做的更好一些。
作为非典型推理作品,绫辻行人对于《Another》定义是恐怖小说而非推理小说,由此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在逻辑方面确实不好深究。
但对于恐怖氛围的营造和悬念的推进则是《Another》更胜一筹。从26年前的传说开始,“不存在的人”,和女主长得一样的玩偶,不断出现的“意外死亡”事件,再到15年前成功阻止“灾厄”的亲历者,新的悬念不断浮现促使观众想要一直看下去。
而整部作品悬念最大和改编最戏剧化的地方就是最后两集“大屠杀”的部分,最戏剧,最精彩,最血腥,最恐怖,也最有争议。
03
“大屠杀”开启!
永无止境的“灾厄”
“问题的症结可能在相关的人——即我们这些人的心里”。这是《Another》小说腰封上的一句话。
很多时候,最恐怖的可能并非那些超自然现象带来的死亡阴影,而是在死亡阴影笼罩下暴露出的丑恶人性。
1983年的3年3班在一次“合宿”活动中意外解决了“灾厄”的发生,于是班里决定重复当年的举动,举行一次为其3天的合宿来尝试阻止这一年的“灾厄”。
男主一行人循着众多线索找到了旧教学楼内藏着的一盒尘封已久的录音带,从中知道了当年解决“灾厄”的办法——让“死者”回归死亡。
“死者”死亡后大家的记忆会得到修正,关于“死者”的一切也都会被遗忘。
这个消息被班里其他同学知道,在合宿中通过广播告知了所有人,还说出了自己怀疑的对象——女主见崎鸣。只因她所熟知的见崎鸣在当年两只眼睛都是完好的,而她将此事归结为“死者”不完全的复活。
于是众人开始了互相试探和对自己心中“死者”的追杀。对小时候事情记忆模糊的同学被发小认定为“死者”从楼上推了下去,侥幸逃过一死后开始对其他同学大肆猎杀。“把你们都杀掉我就不用死了”。
人性最丑恶的一面被无限放大,之前和善可亲的同学都变成了面目狰狞,血口獠牙,行尸走肉般杀人不眨眼的恶魔。“灾厄”开始肆意蔓延,合宿的酒店变成了死亡旅馆,各种死法开始不断上演——
被电线吊死,被吊灯砸死,被火烧死,失足摔死,被雷电击碎的玻璃扎死,被同学杀死......
也许绫辻行人选择中学生作为这部作品的主要群体,是因为这个群体的脆弱和容易迷失。
动画的结局自然是女主鸣凭借义眼找到“死者”并让其回归死亡而结束。但因相互猜疑酿成的大屠杀惨剧也已经无法收场,只能随着“死者”的离开让这段记忆被删除修正。
作为一部以悬疑和恐怖为主题的动画,《Another》在这两个方面做的相当不错。虽然在知晓“死者”的身份后可能会有种被作者耍的团团转的感觉,但过程中带来的加倍多巴胺分泌也是真的让人既害怕又快乐。
然而“灾厄”远没有结束,每一次在“灾厄”中死去的人都可能成为之后的“死者”。在记忆完全消失之前,3班活下来的学生效仿了之前的做法,将解决办法的录音带放在了教室的某个角落等待后来人的开启。
而没有了能看见“死者”的义眼的辅助,他们将如何寻得解决“灾厄”的办法?又如何发现“死者”并让其回归死亡?
这些都成了绫辻行人留下的又一悬念。
编辑:TXin
-THE END-